QQ:1516399499
微信:4008799286
電話:4009-021-078
時間:2022-10-26作者:比薩教裝
高考不分文理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進,全國多省市采用高考“3+1+2”模式,選課走班成為教育界普遍關注的話題。
選課走班,從本質上看,是一種新型育人模式。這種模式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實施個性化教育,從教育價值取向到教學組織形式、從課程體系創設到管理制度改革、從教學方式到學校組織等方面全方位變革。其核心是課程重建,本質則是育人價值的終極回歸。
選課走班的實踐,體現了新高考改革的價值取向從“分的教育”轉向“人的教育”。因而,選課走班成為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育人模式的必然選擇。但由于種種現實條件的制約,普通高中的選課走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那么該如何有序推進選課走班實踐?
2014年,上海、浙江率先扛起新高考改革的大旗,其后北京、天津、廣東、福建、湖北、遼寧等多個省份也分批次發布新高考綜合改革方案。
四川、陜西、河南、寧夏、青海、內蒙古等第五批8省啟動新高考改革,將從2022年秋季入學高一年級開始實行,2025年首次按新方案進行高考,采用“3+1+2”考試模式。目前全國已有29個省級行政區加入改革。
2022年,教育部印發《普通高中學校辦學質量評價指南》,要求“切實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強化評價結果運用,推動樹立正確政績觀和科學教育質量觀”,并明確提出“深入推進育人方式改革,完善選課走班教學組織管理”。對已經步入或即將實施“新高考”的省份而言,“選課走班”已成為當地高中改革繞不過去的關節。
只是,選課如何選,走班怎么走?對許多習慣了固定班級授課的學校教師而言,觀念的固化、條件的制約都在某種程度上成為改革大輪前行的掣肘。但是,“滿足學生選擇權和學習權”的理念卻像一顆充滿生命力的種子,逐漸從人們的心中“長”了出來。既然方向錯不了,“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成為許多高中當下的選擇。
普通高中選課走班實踐的三種類型
01 “零走班”模式<<<<
即“套餐選”模式。是學校根據其教室資源及師資條件向學生提供有限的組合讓學生選擇,僅僅滿足學生選考組合意愿的走班。這種模式將選擇相同選考科目的學生整編到同一行政班中,實現了教學班與行政班的統一,所有學生均在固定的行政班級上課,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便于教師集中教學和輔導,但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化選擇需求,違背了新高考的初衷。這是目前大部分普通高中選課走班存在的狀態。
02“小走班”模式<<<<
即部分學科部分學生的走班模式。主要是針對學生的選考科目,優先將選擇相同科目的學生組成一個行政班級,選擇其他選考科目的學生流動走班到相應的班級進行上課。這種模式的基本原則是“能不走班就不走班”,盡量減少走班的范圍與頻次,最大化地減少不必要的流動。新高考以來,上海、浙江高中多數實行的就是“小走班”模式。這種模式僅僅針對學生選考結果進行走班,需要學生盡早確定3門選考科目,以便于學生后期進行固定行政班級的編排。
03“大走班”模式<<<<
即全部學科、全部學生的走班,指學生語文、數學、英語等必修科目、選考科目及藝體學科全部走班,教學班與行政班并存。這種模式雖加大了學校的管理和排課難度,對學校師資和教室資源提出了極大挑戰,但可以給學生最大化的學習自由選擇權,真正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全面而個性地發展。這無疑是最符合“新高考”改革育人要求的課程組織模式,北京十一學校“大走班”教學的成功實踐就證明了這一點。
北京十一學校是新世紀以來眾多推進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普通高中學校的代表和典型。全校有4174名學生,就有4174張不同的課程表。沒有固定班級,沒有固定教室,一學期有兩周沒老師沒作業……而學生的滿意度卻超過90%。在許多陷入“拼時間與汗水”的高中眼中,這樣近似烏托邦的景象似乎近在眼前,但卻可望而不可及。
在陸續推進新高考改革的途中,不少學校都被“選課走班”所困擾,畢竟,不是所有學校都是北京十一學校。伴隨著走班制而來的學校管理的變革、課程設置的變革、教學評價的變革,對許多學校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
新高考改革下學校選課走班面臨的問題
工作完成情況圖片說明
一、學校教學資源不足
在實行走班教學時,各種教學資源匹配一定程度上受高中學校規模和教學資源的制約。
學校規模大、教學資源相對充足的學校,會具有更大的調整空間;反之,學校規模小、教學資源緊張,走班和排課就會存在較大的難度。
因此,有些學校只是進行了選修課程 “淺嘗輒止”的選課走班,沒有推進必修課程全面實質的選課走班,或只是在形式上做到多樣化,沒有考慮學生全面發展問題。
在一些省份,選考科目開不齊的現象同樣難以避免。以實施“3+1+2”新高考方案的某省為例,一份調查數據顯示,當地高考科目12種套餐全部開齊的學校占比僅為6.36%;仍然有3.64%的學校按照傳統文、理分科方式只開設了2種固定套餐;大多數高中學校開設了4至9種不同的課程套餐,其中提供4種套餐的學校占比最高。顯然,這與新高考改革的精神還是有所偏差。
即便在課程開齊的地區,面對種類紛繁的選科組合,學校還面臨著排課艱難、無從下手的處境。而選課走班后,如何改革既有課程體系也是一大難題。
除了課程有限,教師資源同樣緊缺。選課走班下學生對教師、科目、時間、專業等有充分的選擇權,但由于選課人數多、學科分類多、選擇組合多,會多出成倍的教學班,導致教師、班主任們“教不過來、管不過來”的現象時有發生。另外,不同年級學生選課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冷熱”課程,更會導致一些科目教師富余、另一些科目教師緊缺的“潮汐”現象。
二、教育教學管理復雜化
選課走班教學給普通高中教學管理帶來不小沖擊,增加了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難度。
一是教師常規管理復雜化。選課走班實施后每位教師要針對不同學情進行有差別的教學設計和實施,因此教師的集體備課、交流學習、教研組活動和教學評價等教學生活與教學管理架構都需重構。
二是師生有效溝通存在障礙。選課走班教學下,行政班中教師可以將學生 “對號入座”,但在教學班中,教師面對的學生不斷變化和成倍增長,而有的教師又缺乏把“我的學生” 變成 “我們的學生”的理念,只能通過課堂渠道展開帶有陌生感的臨時性師生對話,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師生之間的 “互不相識”。
三是學生學習管理復雜化。實行選課走班讓教學班、行政班并存成為學校管理常態,卻出現行政班管理職能弱化、教學班集體觀念淡薄的現象,這會使兩類班級的紀律、考勤、作業、輔導都變得困難,尤其是教學班。
四是學生德育出現 “空檔”。選課走班制下,由于學生的流動,行政班班主任只能對學生實行 “間斷性”的德育管理,而教學班教師又基本無暇顧及學生的德育問題,這就容易出現學生德育的空白地帶。
五是選課走班空間設施管理細碎化。選課走班擴大了學生與外界的互動范圍,全方位、大面積的走班更是對學校整體的硬件資源提出挑戰,大到教室的格局、小到桌椅的布置都要推翻再來。
如何有序推進選課走班實踐
創新學校管理,做好選課走班頂層設計
01
選課走班教學有效實施需要學校管理者高度領會新高考精神,深入研究本校情況,著力提高學校管理宏觀體制機制對新高考的契合度。
第一,求實革新,打造師生管理共同體。選課走班制 “主動、靈活、對話”的文化特質要求師生充滿激情,通過共享、合作、融合的互動交流,共同為對方創造優良的成長空間,提供穩定的互利性環境,通過教師的全面輔導與關懷、學生的主動探究與分享,消解雙方的 “孤立” 與“隔膜”,讓教師獲得好的教學狀態、學生得到成長的快樂,從而構建師生美好的學校生活世界。為此,必須提升師生的自主管理意識,形成師生管理共同體。
一方面,引導教師主動管理,學校設立 “導師”或 “輔導員”,對學生進行 “點對點”的主動關心與服務。
另一方面,引導學生自主管理,學校建立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下設學習、紀律、衛生等若干管理分會,負責學生晨讀、自習、衛生、上課、考試、作業的具體管理。這樣會讓學生自主管理的觸角延伸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在總體上調動全校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每個學生能夠樹立主動變革意識,形成自尊、自強、自主的人生態度,達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目的。
第二,與時俱進,改進選課走班管理機制。重建管理規范,精準運行。雙班并存情況下的班級管理必須重新建章立制,以明確班主任與學科教師的職責、學生的學習任務與德育目標、學生各管理單元的職能標準、班級考評的參照依據等,管理上要做到合理過渡、權責分明、精準管治。
實現班級管理團隊化,目前比較可行的方法是以原行政班為基礎,將教學班的學生分成若干管理小組,具體負責本小組內的學習事務,如課堂紀律、考勤答到、作業收發等。
實行班級接力管理,由于學生的不斷流動變化,傳統班級管理規范難以為繼,這就要求樹立學生“人人都是主人翁”的自覺意識,充分發揮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與責任感,采用“誰使用誰負責、責任細分到人”的管理方式。
從實際出發,劃區選課走班。基于校情進行劃區走班,可以緩解諸如教室緊缺、場地有限、距離過長等問題。實行任課教師班級財物負責制,任課教師總負責教室內財物的使用與維護,班內小組具體負責小組內的財物使用與維護,做好各項物品的使用記錄以及教室清掃,預防桌椅、電燈、多媒體設備的損壞。
第三,多元融合,創新學校教學評價制度。科學的教學評價機制是學校選課走班有效管理的前提。學校要以“人本化、激勵性”為指針,探索建立多元化、多層次、多維度的教學評價制度,以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學生的終身發展。
教師評價方面,在尊重教師個體差異、教學特質、發展方向的基礎上,注重教師專業成長和教育風格的育成,建立促進教師發展的綜合評價體系,把教師的自評、互評,學生評價、家校社評價結合起來,將過程性與終結性、定性與定量、教師個人與教研團隊評價相結合,以充分發揮評價的反饋激勵功能。
學生評價方面,學生評價要站在成長維度,以全面、客觀、公正、發展的視角,關注學生的個體成長與生活質量,強調學生知識、態度、能力和個性的轉變,讓學生學會自我認知、自我發展、自我服務,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為此,在新高考背景下,學生評價應將關注點更多地放在學習過程中綜合運用觀察法、測量法、檔案袋、問卷法、訪談法等多種方法上,全面展示學生的學業成績、個性特長、職業理想、成長曲線、綜合素質等情況。
優化學校資源,夯實選課走班實施基礎
02
選課走班教學的有效實施需要學校認真謀劃和配置有關資源。
第一,重構學校課程資源,增大學生選課空間和熱情。構建科學、合理的學校課程體系是高中生獲得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基礎。
首先,學校要突出課程的高度選擇性。學生選擇權能否有效落實的關鍵因素之一是能不能選擇到適合自己的、促進發展的、富有興趣的課程。上海復旦大學附中分校,課程就分為基礎型、拓展研究型、特選型和銜接型。這樣復合的課程結構才具有鮮活”的生命力,符合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需要。
其次,學校課程發展要追尋時代要求。課程應該在接納新理念、新技術、新動向的趨勢中展現育人的全域性、全面性、全過程性。重慶十八中就緊跟時代步伐,讓課程與文化、管理融合共進,以互聯網作為技術支撐,圍繞核心素養為學生提供讀物與支持,提出了 “國家課程校本化、校本課程精品化、社團活動課程化、人才培養多元化”的課程設置要求。
最后,學校要科學確定選課走班課程模式。解決選課走班的縱向安排問題,山東省萊蕪市十七中的選課模式有很好的借鑒意義。他們將選課走班程序確定為: 高一的醞釀準備階段、高二開學前的指導選課階段、同期前后的集中整合與資源配置階段、高二開學后的組織走班階段、最后的優化組合階段。
第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強化教師選課走班教學適應力。教師資源是選課走班教學高質量開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首先,學校應確保有足夠數量的教師以開展走班教學。
其次,選課走班教學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增強教師專業素養,學校應作出相應努力,聘請各學科專家來學校開展相關專題講座,對各科教師進行專業培訓;積極開展校本培訓,充分利用校內各項優質資源,讓本校優秀教師帶領新進教師,共同進步;與當地其他學校進行聯合,開展跨學校教研活動,彼此交流心得,互相借鑒學習,提升教師選課走班教學能力。
最后,教師在課余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每月定期開展 “心連心”主題活動,教師與學生之間敞開心扉交流,采納彼此的意見,共同學習、進步,以使教師更好地適應走班教學。
第三,精心謀劃籌建,改善選課走班教學硬件設施。學校的硬件設施是選課走班教學順利開展的基礎保障。學校的硬件設施主要包括教室資源、多媒體設備、圖書、實驗儀器、信息化系統等。
首先,選課走班教學實施需要大量的教室資源,學校在已有教室的基礎上,應投資建設更多的教室,盡量保證每個教學班教師都有自己固定的教室。
其次,學校必須及時購買、更新相應科目所需的圖書、實驗儀器、多媒體設備等,確保教育教學工作高質量開展。
再次,建立多層次的選課走班信息化管理系統也是必可少的。新高考選考和外語科目的多次考試,顛覆了學校的線下管理模式,為此,學校要建立有針對性的、多層次的信息化系統,包括學生的選課系統、教師排課系統、課堂管理系統和師生綜合評價系統。通過多層次的信息化系統建設,為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效率和效益的提高提供理想平臺。
最后,還需要注意優化班級物理環境。如在走班學生確定后,教師可根據學科特點和班內分組設計座次表,張貼在教室前后顯著位置,以有利于與學生相互熟悉,也便于班級教學事務的管理。還可以利用新設計的硬件解決班級管理的問題,如可以設立一些小組儲物柜,學生的課后作業、問題清單、咨詢建議都可以放入。
【END】
來源:綜合自《中國教育學刊》、《中國教育之聲》、《基礎教育參考》、《中國教師報》
關注比薩
比薩教學設備(上海)有限公司,積極響應國家教育教學政策,打造出最符合中小學的理化生實驗箱產品線與實驗室解決方案。采用新型環保材料既符合安全也達到環保要求。利用智能系統相結合,解決了管理費時費事等問題。